卿立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修课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治理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国家治理现代化语境下的网络问政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蕴含了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过程民主化法治化、治理方式柔性化和精细化、治理手段多样化等诸多新的趋势和要求。古人云:“善为治者,贵在求民之稳,达民之情。”通过网络问政“求民稳、达民情”,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最大增量”,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网络问政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从单向管理向党委、政府、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多元共治转变,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网民超过6亿,手机网民突破5亿,构成国家治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对象和影响力量。网络问政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沟通方式和协作方式,为政府和网民搭建了桥梁,为群众有序参与国家治理提供了渠道。通过网络问政倾听民意、了解诉求,有利于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使国家政策体现人民意志和主体地位,使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迸发,形成共同治理的强大合力。
网络问政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科学手段。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互联网在提升协作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全社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说到底就是国家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的现代化,近年来,全国各地频频出现的因PX等重化工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深刻警醒我们,互联网时代,没有过细的网上群众工作,不能形成协调一致的社会预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就无从发挥,国家治理效能必然受到影响。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通过网络问政加强信息沟通,协调各方预期,增进理解信任,推动重大决策的“决定--宣布--辩护”模式向“参与--协商--共识”模式转变,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信息不对称,减少潜在的冲突风险,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能,破解社会治理中的“囚徒困境”,推动实现社会治理的“帕累托最优”。
网络问政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举措。能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谐稳定,是衡量治理好坏、制度优劣的重要标准。当前,我们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类矛盾凸显期。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普及,网上信息源头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网络舆论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利益诉求传播表达的渠道,日益成为各类矛盾问题汇聚放大的平台。重视网络问政,就是要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及时反映和协调网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维护公平正义,防止网上问题向网下传导,防止局部问题向全局问题演变,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转变思维,在把握信息化规律上创新有为,在实践路径上科学可行。当前,网络问政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网民诉求反馈,而是互联网和国家治理的深度融合,是在互联网条件下对现有治理模式的全面优化和深刻变革。
加强网上政务信息公开,打造回应型政府。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是网络问政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政府主动公开,才有群众积极回应。2013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网上信息公开、打造阳光型政府和回应型政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加强网络问政,就是要把政府信息公开摆在重要位置,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要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重要政策法规出台后,要针对公众关切,及时加强解疑释惑,对重要舆情和公众关注热点问题,要积极予以回应。要加快建设政府网站和新媒体政务公开渠道,运用数字图表、音视频等手段丰富表现形式,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吸引力、亲和力。
广泛集纳各方意见建议,打造参与型政府。“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群众广泛参与,既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也是网络问政的应有之义。要把网络问政作为打造参与型政府的重要手段,广泛听取、及时回复网民意见,建立网民参与国家治理的常态化机制,提高网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能力。要加强网络问政成果转化,将网民的合理意见建议落实到社会治理中去。要坚持网络问政的开放性和透明性,让政府在集聚网民智慧的同时,也公开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通过网络问政建立起一种更强的承诺和契约关系,确保政府落实责任、依法行政。
积极开展网上调查研究,打造智慧型政府。大数据时代,不仅要问政于民,更要善于问政于网,网上数据所蕴含的海量信息是调查研究的天然“宝库”,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战略资源。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社会,必须创新调查研究方法,善于从互联网上“沙里淘金”,第一时间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2012年3月,美国政府建立“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为国家战略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要加快建设我国的大数据管理体系,积极运用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筛选和分析网上信息,一方面主动掌握社会动态和社情民意,全面了解不同人群特点和需要,使公众享受到更为智能便捷的个性化管理和服务;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新时期社会运行的内在规律,使政策制定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使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更加合理从容,为打造人本化、智能化、科学化的智慧型政府奠定坚实基础。
让网络问政贴得更紧落得更实
网络问政方兴未艾,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有效桥梁,成为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如何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打造一个“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关键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处理好“问政”与“理政”的关系。网络问政贵在倾听民声,但“问政”不是最终目的,解决问题才是王道。网民反映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关切的问题是否有回应,这是网络问政能不能得到群众认可和欢迎的关键。有些地方、有些部门要么形式大于内容成了“网络秀政”,要么及时性互动性不足成了“网络怠政”。事实上,网络问政本质上就是一种网络施政,要么被动问主动答,要么主动问主动复,就是践行好中央要求的“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通过这种真诚的“问”和“听”、及时的“问”和“答”来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体系,来展示政府行政流程的运行机制,打造一个为民便民的网上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网络问政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政策上大力支持,投入上大力保障,将其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作全力推进。
处理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网络问政本质上还是一种公开透明平等的行政作为和形象展示,特别需要处理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网上勤问政,更必然的要求是网下要勤动手。有些地方,网上秀政天花乱坠,网下行政却难觅踪影,不仅失信于民,而且倍增怨恨。实践中,“网上问政”和“网下行政”就是一对孪生兄弟、鸟之两翼,“问”和“行”必须同步,才能实现问政效果的同频共振。同时,网络问政虽然也是反映民意、聚集民智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我们不能讲网络问政而一了百了,不能因为网上热闹而忽视脚上功夫,还是要多到群众中去走一走、听一听,主动做到“把双脚踏进真实的泥泞大地、把鼠标点入沸腾的网络民生”,只有触摸和对接更真实的民意,将网上网下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服务决策、服务民众。
处理好“个案”和“体系”的关系。网络问政不在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更不是解决某一个问题,而是一整套体系、制度的建立和成熟。比如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比如信息发布的归口制度,比如问责机制和评价考核体系,等等。建立起网络问政的长效机制,努力做到协调联动,让网络问政顺起来;加强办理督查,让网络问政实起来;强化绩效考核,让网络问政硬起来;丰富问政方式,让网络问政活起来,这样才能实现网络问政在促进官民良性互动、推进我国民主政治中的作用与价值。
美国学者安德普•查德威克曾深刻地指出:“互联网是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终极目标来看,理顺社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实现长治久安,尤其需要从价值观的认同入手。我们只有不断强化服务于民、取信于民的网络问政,在互联网终端工具上打造和展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委政府,才是消除民怨、解除民忧、顺乎民意、抵御任何侵蚀主流价值观的价值输入的有力武器。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网宣办主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编辑:redcloud